齒輪泵的表面修補技術和管道外修復技術
[一]、齒輪泵的表面修補技術
油泵適用于各種材質的零件和設備的修補。其工作原理是將加入二硫化鉬,金屬粉末,陶瓷粉末和纖維等特殊填料的膠粘劑,直接涂敷于材料或零件表面,使之具有耐磨,耐蝕等功能。
近年來表面粘涂技術在我國設備維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適用于各種材質的零件和設備的修補。其工作原理是將加入二硫化鉬,金屬粉末,陶瓷粉末和纖維等特殊填料的膠粘劑,直接涂敷于材料或零件表面,使之具有耐磨,耐蝕等功能,主要用于表面強化和。它的工藝簡單,方便靈活,可靠,不需要專門設備,只需將配好的膠涂敷于清理好的零件表面,待固化后進行修整即可,常在室溫下操作,不會使零件產生熱功當量影響和變形等。
齒輪泵粘涂工藝雖然比較簡單,但實際施工要求卻是相當嚴格的,僅憑選擇好的膠粘劑,不能獲得高的粘涂強度.既要選擇合適的膠粘劑,還要嚴格地按照正確的工藝方法進行粘涂合適的膠粘劑,還要嚴格地按照正確的工藝方法理行粘涂才能獲得滿意的粘涂效果。
(一)涂敷
用修補劑在先在粘修表面上薄涂一層,反復刮擦使之與零件充分浸潤,然后均勻涂至規(guī)定尺寸,并留出精加工余量。涂敷中盡可能朝一個方向移動,往復涂敷會將空氣包裹于膠內形成氣泡或氣孔。
(二)預加工用細砂紙磨成溝槽網狀,露出基體本色。
(三)后清洗及活化處理用丙酮或專門清洗劑進行。然后用噴砂,火焰或化學方法處理,提高表面活性。
(四)修整,清理或后加工進行精鏜或用什錦銼,細砂紙,油石將粘修面精加工至所需尺寸。
(五)配制修補劑修補劑在使用時要嚴格按規(guī)定的比例將本劑(A)和固化劑(B)充分混合,以顏色一致為好,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用完,隨用隨配。
(六)初清洗零件表面不能有油脂,水,銹跡,塵土等.應先用汽油,柴油或煤油粗洗,后用丙酮清洗。
(七)固化用涂有脫模劑在鋼板壓在工作上,一般室溫固化需24小時,加溫固化(約80℃)需2-3小時。
[二]、齒輪油泵管道外修復技術
齒輪油泵管道外修復技術就是從管道外部采取措施,堵住泄漏和滲漏,修補腐蝕坑或裂紋破損處;外加固及重新進行防腐或防腐保溫施工,其目的是恢復或提高管道承壓能力及延長管道使用壽命。按較終修復目的,管道外修復可分為外加固修復、修補劑修復、外防腐層修復及防腐保溫層修復。
(1)油泵管道外加固修復。主要用于因內外腐蝕使管道壁厚變薄,已不能按原設計承壓能力運行,特別是腐蝕面積大,不能補焊或用修補劑修補的管段的修復。其主要方法是玻璃鋼外加固修復。其修復工藝是在清理后的待修薄弱管段上,采用增強纖維浸漬環(huán)氧、聚醚等熱固性樹脂,用專用機具按要求纏繞形成纖維增強外殼即玻璃鋼,使其牢固地粘接在管體上。此方法可用于恢復薄弱管段的承壓能力。
(2)修補劑修復。該技術已在大慶輸油公司管道修補上應用,經初步估算,采用修補劑修復技術修復管道腐蝕坑或裂紋破損處比直接新管道可節(jié)省投資50%~80%。但采用修補劑修復技術要求舊管道腐蝕坑或裂紋破損面積較小,管體強度仍能滿足承壓能力的要求。修補劑修復后,仍需進行外防腐層修復或防腐保溫層修復。
(3)齒輪油泵管道外防腐層修復。如果舊管道管體強度仍能滿足承壓能力要求但外防腐層已失效,不能再提供充分的腐蝕防護,則外防腐層修復是拯救管道的方法。外防腐層修正方法按工藝方法分類包括不停輸人工常規(guī)修復法、溝下機械化噴涂修復法、機械化纏繞修復法等;按工藝材料分類包括瀝青涂敷法、瀝青玻璃布纏繞法、煤焦油瓷漆修復法、雙層纏繞膠帶修復法等。
(4)齒輪油泵管道防腐保溫層修復。當埋地保溫管道管體強度仍能滿足承壓能力要求但防腐保溫層已失效,不能再提供充分的腐蝕防護時,應進行防腐保溫層修復。管道輸送介質溫度不大于800℃時,防腐層修復建議采用加強級防腐膠帶纏繞修復法;管道輸送介質溫度高于800℃時,可采用水基防銹涂料等耐溫防腐涂料進行修復。對于破壞長度不超過1m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溫層,可采用泡沫小包裝發(fā)泡修復;超過1m時可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殼修復。瀝青珍珠巖管可采用瀝青珍珠巖殼修復。保溫層修復后,應纏繞熱收縮帶或安裝熱收縮套作為外護層,也可冷纏雙層補口帶。